您当前位置: 人才交友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局 如何迈过就业坎
相关专题: 职场资讯  发布时间:2012-08-22
资讯导读:  “90后”的毕业季仿佛还在昨天,如今许多毕业生已经步入工作岗位一个多月了。今年的应届生毕业人数达到680万,需就业人数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多。这群极具个性的职场新生代他们是如何闯荡职场江湖的?   中国大学生究竟有多难找工作,《经济学人》的驻中国首席记者詹姆斯·米尔斯说过:“到2020年时,每个中国父母都应该保证他们的小孩有一张清华或北大的文凭,这样他们才有资本去竞争一份办公室文员的工作。”外国人的话也许不足为信,但相信踏出校门的第一批“90后”,已经充分领略了就业竞争的激烈。

案例1

  为专业对口而读研

  老话曾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说的就是数理化这样的基础专业到哪里都需要,到哪里都能有所发展。记者发现,现在学数理化的本科生毕业时倾向读研。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的艾同学保研,据他说班上24个同学一半以上保研,“不只我们班,整个物理系很大一部分都是保研或者考研,保研的还有直接读博士的。”“要想专业对口,就只能去研究所,但是研究所只有博士才混得走。”

  昆明理工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陈同学也说,数学专业的许多学生本科毕业之后也是继续读研,不过选的大部分是金融、财经之类的专业。“本科读数学,研究生再读金融这样的专业,在用人单位看起来基础比较牢固。”

  期望读研之后找一份好工作,这条路似乎越来越难走了,记者在走访省内多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时,都听到“现在研究生就业很尴尬”的说法。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10年间翻了一番。

  在采访中发现,许多读研的人并不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学术水平,纯粹是为了在找工作时给自己加码,但是从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以来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至2011年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

  案例2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今企业提供的岗位越来越多,但仍然有许多人抱怨着求职难。其实,作为大学生找一份工作并非难事,但想找一份自己满意又有能力胜任的工作并不容易。

  当同学们都已经开始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时候,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学生寇羲却每天泡在图书馆,准备明年初考研。

  去年底,寇羲也和其他同学一样,一边努力找工作,一边准备考研。结果,既没找到满意的工作,考研准备也不充分,两头都没有着落,只得再复习一年。

  寇羲学的专业是工业工程,毕业后一般都会到制造业企业工作,但她一直想从事与IT、金融有关的职业。所以,找工作期间尽管收到了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几家企业的录用通知,但因为“不想去工厂”、“专业不对口,做得很吃力”、“薪水待遇太低”等原因,寇羲放弃了这几个录用通知。

  “我自己总结,觉得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什么思考,找工作的时候才忽然发现自己的专业出来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不是自己愿意做的,因此有些工作找到了也没有签约。”寇羲告诉记者,“耽误了一年,很可惜。”

  案例3

  文史哲学生,为就业拼命考证

  刚从西北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的程同学说自己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我们班24个人只有3个是第一志愿就填报此专业,其他同学都是调剂来的。”

  哲学近几年都是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他说:“有时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会讨论这个问题,大家都觉得考公务员、考研和出国留学是最好的就业途径。”“有的同学为了就业拼命考证,例如英语四六级、教师证、心理咨询师、理财师、茶艺师等,还有的同学选修其他课程,等毕业时拿到两个学位。”

  他自己选择了考研,“为我以后的就业考虑,因为我所学的哲学专业就业面太窄,我现在要学心理学,毕业后就业范围广泛,就业面也比原来宽敞了许多,使我在就业时有更多的选择。”

  曲靖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包同学同样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到毕业时也考了各种证书:普通话等级、教师资格证、驾驶证、英语等级。“多一个证书,就多一份机会”,她说认识一个历史系的同学,除了这些证外还考了导游证,“有可能的都去考个证,不然也许就错失一个机会。”

  在找工作上,他们采取的也都是“遍地撒网,一个不漏”的战术,公务员、教师、大学生村官、企业……什么都去尝试。

  案例4

  昔日热门专业,就业率连续垫底

  这样的现象早已不鲜见:昔年的高考“热门”专业,几年后就变成了就业的“冷门”专业。在今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的本科红牌警告专业中,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都是曾经的热门专业。记者在采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后发现,不少学生当年确实是因为“热门”才报了这个专业,4年后就业时却不再“热门”,相反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法学专业毕业的李思祥说,高考填志愿时并没考虑就业问题,到了学校才知道,法学的就业率在所有的本科专业中连续几年垫底。“但是我们老师就说,你考个司考,再考个研,再考考四六级,计算机,也不难嘛……我又不是神!”

  “我们同学找的工作基本都不是法学的”,到毕业时班上20个同学“5个考研升学过了,5个公务员3个进面试,一个律所,两个销售,别的不清楚。”他说相比其他班,这样的就业情况已经很不错了。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戚同学看来,英语专业之所以难就业,除了“好像什么学校都有英语专业”造成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需求之外,还因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好像什么都可以做,但又什么都不是专长。除非当翻译,或者去英语机构,不然在其他专业找工作没什么优势”。

  为何大学生叹“就业难”?

  随着大学的扩招,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加上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尴尬现实,让他们在找工作时难上加难。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大学生就业其实并不是困难的事情,但是许多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市场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大学生都想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或则当公务员,大学生希望的理想岗位和相关领域能够提供的实际岗位不能吻合,这是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会面临有知识、缺能力的状况,之所以感到就业难,很大程度是受自身就业能力的制约。很多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未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或期望用人单位能够提供高出自身专业能力要求的薪资待遇水平,这就使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从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

  对策

  早做规划 先就业再择业

  面对“就业”与“择业”问题上,许多人给出的建议都是“先就业再择业”。“虽然这种就业观在现在的情况下来说没错,但还不如早早规划自己的职业”,吴先生说。他毕业自湖南某高校的数学专业,如今在云南做媒体。

  “当时报数学也是逼的,我一点都不喜欢,学得很痛苦”,吴先生自己一直对传媒感兴趣,想方设法在湖南电视台找了实习。4年来他课外的时间几乎全部用于在不同的媒体实习,毕业时已经有了厚厚的一沓作品,回云南后顺利在媒体找到了工作。

  “那4年确实过得比较惨,但如果那时不早作打算早行动,都想象不出来我毕业以后是个什么样子。”

  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也接触到不少大学生找工作的案例,“一定要早做规划,不能混日子,找到自己喜欢做什么,想做什么,然后赶紧努力,否则只有坐以待毙。”

  待业学子 可考虑做蓝领

  近年来大学生们“天之骄子”的光环日益消退,技术类学生却是香饽饽可遇不可求,许多企业开出高薪还是找不到那颗“螺丝钉”,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人建议大学生去做蓝领工作。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心进行的调查显示,83.4%的受访者支持待业大学生从事蓝领工作。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鸣政表示,大学生从事蓝领工作,由于素质较高、见多识广、懂得思考,会将工作做得更好,而且,还会有助于基层工作方式、效率的改进提升。调查中57.4%的人认为,大学生投身蓝领工作有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水平。

  尽管看起来大学生从事蓝领工作好处诸多,不过根据这个调查,81.1%的人表示现在依然存在大学生宁愿待业,也不做基层或蓝领工作的心态。

来源:英才网   编辑:zixun_1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